24 短期看需求,长期看供给
总供给与总需求:对整体经济来说,总供给量必须等于总需求量。
制定经济政策时,同时追求四个不同的宏观经济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可能会引起混乱。我们需要一个有组织的架构来思考这个问题。最常见的基本架构,称作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aggregate supply and aggregate demand model)。
总供给是宏观经济中所有产品的总供给,它受到潜在国内生产总值(potential GDP)的限制。
潜在GDP的定义是,当所有的资源或人力都被充分运用或就业时,社会所能生产的东西。潜在GDP也称为“充分就业GDP”,表示工人和机器都被充分运用。
总供给移动的两个主要原因:大量企业的技术发展以及生产条件发生剧烈改变。
供给创造需求?需求创造供给?
总需求是指整个社会对各种产品的需求。总需求 = C消费+I投资+G政府支出+X出口-M进口
在这些构成要素中,消费通常是GDP的最大构成要素,投资是变动最大的,政府支出也许是最直接的政策目标工具。出口与进口,则会受到其他国家经济状况的严重影响。
对整体经济来说,总供给量必须等于总需求量。
萨伊定律(Say's Law)- 主张“供给创造其自身的需求”(supply creates its own demand)
该理论指出,每当商品或服务生产和销售时,表示某人赚到了钱,无论他是生产商品的厂商,还是生产链上的供货商。基于这个理由,宏观经济意义上的供应价值,必定在社会某处创造了等值的收入及需求。支持萨伊定律的现代经济学家,称为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
萨伊定律及新古典学派经济学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经济衰退。
凯恩斯法则(Keynes’s Law)- 主张“需求创造其自身的供给”(demand creates its own supply)
凯恩斯认为,经济大萧条以及很多一般性的经济衰退,不是由潜在供给(例如劳动力、实物资本和技术)下降引起的。相反,经济衰退是因为整个社会缺乏需求,以致厂商没有足够的动力生产。因此,凯恩斯认为,更大的总需求才能让社会摆脱经济衰退。
凯恩斯法则的主要挑战是:社会在任何时间点能生产的商品数量确实面临限制,这取决于劳动力数量、实物资本、可获取的技术,以及结合这些生产因素的市场结构与经济制度,而这些限制也不会仅因为政府想增加总需求而消失。
短期看需求,长期看供给
凯恩斯理论强调总需求的重要性,它和短期政策更有关联;而新古典经济理论强调总供给的重要性,对长期经济更重要。这大概是当代经济学家的主流观点:
长期来看,经济规模的大小取决于总供给,也就是工人数量、工人的技能和教育程度、实物资本投资程度、主要生产技术,以及上述因素互动时的市场环境。
就短期而言,总需求可能会改变。
存在的问题
总需求对短期经济是比较重要的,而总供给对长期经济比较重要,这个概念留给我们一个问题:如何连接这两种观点?尽管经过多方尝试,但至今仍没有找到一个衔接萨伊定律与凯恩斯理论缺口的模式,足以在经济学界取得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