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极简经济学》读书笔记 – 宏观经济学篇


19 人均GDP是一个有用的比较工具

宏观经济学和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较高的经济体,在很多方面都有较好的发展。

宏观经济学的观点是总合的、由上而下,它把整个经济视为一个大型有机体,内容包括经济增长、失业、通胀、贸易差额等。宏观经济的观点并非只是放大版的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关注商品、劳动力及资本的个别市场,以及垄断、竞争、污染、科技、贫穷、收入不均、保险和治理等议题,但它没有实际的语言来谈论国家的宏观经济问题。

在微观经济学中出现的个人理性行为,当团体中的每个人都这么做的时候,有可能导致出乎意料的结果。

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

● 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 宏观经济政策的架构称作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这个架构有助于构建宏观经济分析,并使我们能够分析经济增长、失业、通胀和贸易差额之间的取舍关系。

● 宏观经济政策的两组主要工具,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财政政策是政府税收和支出的政策,包括政府预算和预算赤字。

◊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的政策,它会影响利率、信用以及社会上借款与放款的数量。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 GDP的定义:一个经济体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是一个国家经济规模的衡量标准。GDP可以根据生产与销售的商品价值,或需求与购买的商品价值来衡量。

● GDP的内涵

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出口-进口,也就是:GDP=C+I+G+X-M

● 谁在计算(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美国商务部管辖下的经济分析局(BEA),它会从各种调查和信息来源中收集资料,有些按月,有些按季,有些则按年。每隔五年,BEA会回顾它在这段时期发布的所有结果并修正,有时会有大幅修正。

● 人均GDP

粗略估计某特定时间和地区生活水平的方式。人均GDP是一个有用的比较工具,因为它会自动调整不同国家或不同时间的人口差异。

●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经过通胀调整后的GDP。

假设在某一年,GDP比前一年增加了5%。统计学家在研究价格变化时,发现这5%的GDP增长中,有3%归因于通货膨胀。因此,剩下的2%才是通过生产实际增加的商品和服务。

GDP与价值判断无关

GDP衡量的是买卖的商品,所以,会影响生活质量但没有买卖的东西不会直接纳入GDP,例如家庭生产。

有很多东西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与幸福感,但无法像商品般被量化。例如污染程度的变化也不会直接显示在GDP上;负面事件(例如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一个城市大规模重建,这使得GDP在短期内看起来是增长的,但当地人的生活水平其实是明显降低的。

GDP只包括成品,不包括投入制造这些商品的中间产品,例如投入制造汽车的钢材、投入制造椅子的木材等。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所有权的移转也不会显示在GDP上。买卖的公司股票也不会被计入GDP,因为它没有创造任何东西,只是交换,股市的大幅涨跌对GDP也完全没有直接影响。

 

人均GDP较高的经济体,在很多方面都有较好的发展。它们有更个人化的消费,通常也有较干净的空气和水,还有较高程度的个人安全。

在经济环境中,政策目标应该是阻止或控制经济衰退,同时要奠定长期增长的基础。

GDP呈现明显且持续的下滑,就叫作经济衰退(recession)。一些经济学家认为,GDP持续下滑六个月(也就是两个季度)就是持续性衰退(lasting downturn)(非官方定义)。

 

声明:自在独行|版权所有,违者必究|如未注明,均为原创|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读书笔记 – 宏观经济学篇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