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在跑步时我在想什么④——魔都篇


当我在魔都跑步时,我在想什么

这还用问吗,当然是:今天去哪里,中午吃什么,下午怎么安排,晚上去干杯🍻!

 

第一次的上马,是脚尖亲吻大地的声音

如果我要写点什么,来表达第一次参加上海马拉松最为深刻的印象,那一定是脚尖亲吻大地的声音。

从外滩转入金陵东路,道路突然变窄,所有的喧嚣一下子都消失了,只剩下回荡在高楼街巷间此起彼伏的鞋子轻触地面的声音,吧哒吧哒,吧哒吧哒,吧哒吧哒……每个人都表情严肃,挥动双臂,步伐轻盈,不断向前。身边的人无论男女,俨然一副资深跑者的架势。跟着大部队前进,起跑速度并不慢,甚至比我平时跑步还要快一些。没有掉队,也没有不适,像是突然打了一管鸡血,内心还有点小激动。空气有些燥热,如同干涸的喉咙,我听到鞋子与地面吧哒吧哒的摩擦声,一边回想着前两天看到的文章里说“上海没有一块平整的路面”。跑过外滩,跑过南京东、西路,跑过静安寺,跑过淮海中路;在林立的高楼之间,在繁华的商业街上,在阳光穿透的梧桐树下。我现在正在上海跑步呢!

 

全副武装 vs 轻装上阵

起了个大早,只带了房卡和手机轻装上阵。这怎么看都不是我的作风。

头天晚上我在酒店收拾行李到半夜,照常装了满满一包。临睡前才开始研究比赛路线和阅读赛前手册,翻来覆去找不到手机短信上说的“根据号布上标注号码,到指定的行李寄存车上存放行李”中的“号布上标注号码”到底在哪里。后来才看到手册上说,10km run 不提供行李寄存,请轻装出行!

对于我来说,这无异于出征前的当头一棒。我每次背这么多装备,全都是出于过去惨痛的经验教训。重马五公里欢乐跑,结束后沿着南滨路走到洋人街,因为出了一身汗又马上吹了江风,果断头疼感冒觉得脑子都要炸掉了;某次晨跑,因为低血糖晕了好久,扶着运动场栏杆半天才恢复意识。头疼的老毛病真的让人非常头疼,我总是小心翼翼不让自己忽冷忽热,也不让自己超负荷运转。总之为了以防万一,带上所有可能用到的装备就对了。

收拾了半天结果白忙一场,好气。转念一想,管他呢,来都来了,就这么去跑吧。

一定是有人发功,每次来上海天气都那么好。17~24 度的大晴天,对于马拉松来说有些偏热,对于我来说却非常舒适。躲在高楼广厦的影子里,躲在梧桐树的树荫下,微风习习,阳光斑驳,10km 一气呵成,跑得无比顺畅。我问自己,上一周的南滨路女子半程,背了沉甸甸的一大包衣服、帽子、牛奶、小饼干还有帮晋哥带的早餐,东西多到把抽绳袋都撑爆,结果除了外套其他什么都没用上,是“这个勇者明明很强却过分谨慎”嘛?

日常生活中,我就是这么一个“做万全准备”的人。我可以一时兴起就跑去某个山头喝茶看书,却不能出门不带电脑;去旅行也一定会在行李箱里塞上拖鞋、香皂、吹风机。曾梦想仗剑走天涯,无奈包袱太重提前放弃原计划。

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奔跑的感觉真的太棒了;就这样两手空空地出门也没有怎么样嘛。比赛结束后我又沿着复兴中路走了一段,路过重庆公寓、思南公馆、孙中山故居和一些旧址老建筑。就这样漫无目的晃荡着,随手拍着照片。等回到重庆开始看关于上海老建筑历史的书,才发现原来我就行走在别人的书里。该是怎样的惊喜。

写了半天,无非就是想跟自己讲,做万全准备没什么不好,但是放开对自己无形的束缚,也许就能更自信更洒脱一些。没有带相机但是眼睛看到了,那样的感觉会刻在心里的;也不用整天背着电脑,工作没有我想象中那么重要;拍照的时候也不要那么拘束,没心没肺开心大笑的样子,应该也是最自然最美丽的模样。

 

跑步是为了更快吗?是更强啊!

究竟马拉松的精神是什么呢?有人说,是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勇往直前、永不止步;也有人说,马拉松精神说白了就是杠精,跟自己杠,跟梦想杠,跟过去杠……

我始终记得灰二哥的那句话:

“你知道对长跑选手来说,最棒的赞美是什么吗?”
“是‘快’吗?”
“不,是‘强’啊!”

究竟什么是“强”呢?阿走在反复思考,我也在思考。

跑到南京西路的时候,我听到有一队声音在喊“请注意一下,这里有听障选手”。然后看到四个陪跑员围绕着一名身上标记着听障选手的跑者在旁边跑着。周围的人听到后都纷纷让出一条路,一个劲地为他加油鼓掌。没过多久,他们就跑到前面去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跑步节奏。跑步的过程中,我慢慢地超过了一些跑者,也不断被其他跑者超过。如果是在运动会中,我应该会拼尽全力往前追赶。但是长跑马拉松不一样,我的目标只有我自己。衡量自己的能力,再按照自己的节奏坚持到终点,去享受跑步的过程,在跑步中与自己对话。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与积累,能够比之前快那么一点点,跑步状态好那么一点点,就非常满足了。

以前看体育频道,总是听到“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学校的运动会也总是由体育好的那么一群人参加。从小到大我都没有参加过一次正式的运动会,我原以为像我这样运动细胞不发达的人注定跟任何体育项目无缘。而我现在喜欢上了长跑。你只要走一走,就会自然而然想要跑起来。现代奥林匹克精神有这么一段话“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我特别感动。

上马选手的整体实力很强,人群带动着我保持着6min50s左右的配速前行,比一周前快了不少。跑过静安寺,行程进入6km,按照计划我可以稍作调整为后半程保持体力。和以往一样,跑得快的选手自然跑到了前面,我并不知道自己处于中间还是偏后面的位置,我只知道今天超常发挥,跑得不错。

拐入栽满梧桐树的林荫街道,我看到前面又有一队陪跑员护送着一位特殊的跑者,这次看到的是位视障选手。视障选手和一名陪跑员的手通过一根绳子绑在一起,两名陪跑员在前面开路,不停的提醒周围的跑者“这里有视障选手,麻烦注意一下。”我发自内心地感动并且佩服他们。这就是所谓的“强”。

来到淮海中路已经跑过了8km。我感觉自己大腿有点跟不上了,感到速度下降,看了一眼手机上的配速,7min+。其实还不错嘛,再过15分钟就到终点了,这次能怕是能跑进1h10min,比上周进步不少嘛,可以的可以的,小小骄傲一下。我自言自语道。进入冲刺阶段,周围的人开始加速,我也不急,按照自己的节奏跑就对了。人群中忽然沸腾起来,原来是一位坐着轮椅的选手在奋力冲刺,周围的人在疯狂地给他加油。这到底是什么神仙剧情!!!马拉松这项运动真的太伟大了!!!

一个城市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她的包容性和为公民提供的便利性上。我一直觉得,我们的基础建设对于残疾人来说非常不友好,他们几乎不太可能自行出门。直到今天,我看到无论是腿脚不便的残疾人、还是有视力、听力障碍的人,他们也跟我一样,此时此刻正在参加上海马拉松,我看到了他们自身的强大,我也看到了这座城市的力量。

 

当我在魔都跑步时,我在想什么

我,我们这群人,到底为了什么而跑?
明明那么痛苦,那么难过,为什么就是不能放弃跑步?

有了南滨路“模拟考”的经验,上马的 10km 比计划中更加顺利。我不再是一个劲的给自己暗示加油,而是严格执行每公里小阶段的计划,并且尽量做到更好。我认真地在跑步,也在享受着跑步的过程,怀着一种“5年前懵懂走过路,我现在正在这儿奔跑”的心情。一般人大概不太明白吧。

我想要用一生去看这个世界,去社区活动做演讲、参加不同城市的马拉松、一起去旅行,以任何有意义的方式,都是最好的纪念。

 

声明:自在独行|版权所有,违者必究|如未注明,均为原创|本网站采用BY-NC-SA协议进行授权

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当我在跑步时我在想什么④——魔都篇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