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 运营的节奏感和系统观一直是被很多人或有意或无意忽视的部分,但如果一个运营要成长为一支运营团队的核心甚至是管理者,他就必须具备这样的能力和素质,否则缺乏规划的运营工作是没有办法有层次、有节奏地展开的。
- Q:运营的节奏感和系统观是什么?
- 互联网到底是应该产品为王、渠道为王,还是运营为王。在经历过新浪微博从千万级用户到5亿用户的过程,以及在创新工场看到数以百计的项目的起起落落之后,我意识到一个重要的结论:在行业发展初期是产品为王的,因为并没有对手;在行业发展过程中是渠道为王的,因为谁占领了渠道,谁就赢得了用户;但是,在充分竞争的互联网领域,毫无疑问是运营决胜的。今天的互联网行业早已经变成了BAT布局日趋完善、VC投资逻辑清晰、创业者只能寻找细分切入点的时代。谁掌握更强大的运营方法论,谁就能更高效地获取和留住用户,就更有机会获得投资人的青睐,并最终占领市场实现垄断。
- 当抢马圈地的时代过去之后,随之而来的是精耕细作的时代。当用户量增长逐步趋缓的时候,下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如何将现有流量提升效率,而优化现有流量的很重要手段除了产品,就属运营。
- 对服务的感悟、对产品的理解、对用户的洞察。
- 好的运营决定了企业花钱的效率。
- 中国互联网公司的机会在于巨大的人口基数和复杂多层的市场结构,一个产品要想击穿整个市场,除了产品技术的驱动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公司是否具备积极多样的运营能力,能否对复杂的用户行为进行响应和引导。
- 思维的脚手架:
- 我越来越发现,整个互联网行业其实对于“运营”是缺乏一套标准和共识的。
- 2.0 补充的内容:
-
- 面向用户的运营和维系该如何做,有哪些常见的思路和逻辑?
- 2B类产品的运营该如何做?
- “运营”职能自互联网诞生以来的发展史是怎样的?
- 优秀的运营从业者具体需要理解哪些与“产品”有关的思考方法和逻辑?
- “运营”工作的侧重点在过去5~10年中发生了哪些改变?
- 补充了多个案例
- 我认为,或许存在着三种不同维度和层次的“运营”。
-
- 第一种,是“微观的运营”。在这个维度上,更多是具体的运营手段,比如说,如何做好一个活动,如何写好一篇推广文案,如何做好一次推广投放,如何管理好一个用户群,等等。依据产品类型和团队分工的不同,“微观的运营”也往往会被定义为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等几大工作模块。抽象一点看,一切运营手段无非两个导向,一是拉新、引流和转化,二是用户维系。
-
第二种维度的运营,则是“宏观的运营”。我们关注的应当是运营的策略、规划和资源分配,是N多具体的运营手段,到底该如何被组织和串联起来,以便更好地作用于一款产品,辅助它的成长。有一些规律是对于所有产品都普遍适用的,而另一部分,则是需要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和业务类型来进行制定和调整的。
-
第三种维度的运营,我认为是“作为一种艺术而存在的运营”。……让我慢慢感觉到,除了面向数据和指标外,运营的另一大导向,是要面向用户,我们需要控制用户的预期,需要建立与用户之间的情感联系,还需要不断去加深和巩固类似的情感联系,不断地打动用户与被用户打动(所谓用户忠诚度,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建立起来的),等等。
- 《人件》中提到过:“管理者的工作不是让大家去工作,而是创造环境,让大家可以顺利开展工作。”我觉得运营在做的事也类似,运营或许不是非要生拉硬拽地把用户们拉过来,而是要搭建和创造一个环境,让用户们可以更愿意来与你发生互动和玩耍。这个时候的运营,可能不一定非得是强目标和强KPI导向的。
- 在这个层次上,我常常讲,运营是有“光”的,运营做好了,往往既能打动你的用户,反过来又能让你自己得到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